美国高中国际课程管理
国际高中与美国合作学校举办“中美双文凭”合作项目,引进对方课程、教材与管理模式,根据学生学情合理调整,实现了国际课程本土化。
1. 培养方案 私人订制
学校小班化教学和导师制,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。他们的成长经历、兴趣特长、性格特征等都得到了老师们的关注。上至学校、学部,下至年级、班级,都会根据学生情况量身打造培养计划,并突破限制,为他们大胆发挥才干创设条件。
2. 过程性评价 从冰冷的分到完整的人
学校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,不再一考定终身,而是采取过程性评价制度。期中、期末考试只占总成绩的35%,课堂表现、作业、回答问题、小组合作、PPT主题演讲及参加活动占65%。如在校内外大赛获奖将有额外加分。老师会把学生的成绩及表现制成评价表归入学生档案,为他们将来申请大学积累“财富”。这项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,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。
3. 导师引领 一对一全面辅导
学校引入导师制,每个学生一入学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作为导师,每名导师有5到8名“导学生”,帮助其解决学习、生活、情感等方面的困惑。
4. 中西课程合璧 只为学生需要而设计
学校确立了“弘扬中华文化精髓,中西课程优势互补,适合学生未来发展”的课程定位,形成了自主性、多样性、全面性、选择性的课程特点,构建起国家课程、国际课程、校本课程相结合制课程体系。本着为学生终生发展而奠基的理念,结合获取世界名校录取所需的学术条件,为学生科学配备相应课程:AP课程、国家必修四门会考课程、英语长线课程、英语强化课程、托福、SAT、ACT备考课程、升学指导课程、社会实践课程等。
学校在扎实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同时,注重培养他们高超的综合素质。综合实践课程涵盖了应用技术、知识拓展、健康与艺术、活动与社团等,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。
5.“三驾马车”合力 驱动学生成长
学校从学生情况出发,形成了外教、海归和中方教师“三驾马车”共同驱动的局面,而且三者的配比非常契合学生的需求,真正为学生走向世界舞台保驾护航。外教国际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适应将来的留学生活打下基础。海归中英文流利,熟悉国内外的教育体制,可谓学生的“先行者”,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指导。中教基本功扎实,敬业奉献,为学生带来传统文化的熏陶。